珠宝学院科研
在研项目
单位:万元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项目级别 |
项目编号 |
起止时间 |
项目合同经费 |
到位经费 |
项目 负责人 |
1 |
桂西碳酸盐岩区水晶矿的成因特征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国家级 |
41962004 |
2020.1-2023.12 |
42 |
42 |
阮青锋 |
2 |
峨眉山玄武岩晶洞中葡萄石晶体聚集体的成因及其对热液结晶过程的指示意义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国家级 |
41362004 |
2014.1-2017.12 |
47 |
47 |
阮青锋 |
3 |
晶体结构与生长条件对铜氧化物纳米枝状形貌形成与演化的协同作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国家级 |
21663007 |
2017.1-2020.12 |
42 |
42 |
邱志惠 |
4 |
川南峨眉山玄武岩中罕见的含沥青原生绿泥石与沥青杏仁体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国家级 |
41562003 |
2016.1-2019.12 |
44 |
44 |
张良钜 |
5 |
磷灰石原位微区元素、Sr-O同位素对卡林型金矿成矿流体来源和成矿过程的制约:以贵州泥堡金矿为例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国家级 |
41963004 |
2020.1-2023.12 |
41 |
41 |
韦东田 |
6 |
超微尺度下花岗岩风化壳稀土纳米微粒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国家级 |
42003066 |
2021.1-2023.12 |
24 |
24 |
易泽邦 |
7 |
与基性岩有关的透闪石质玉成矿物质来源研究-以广西河池大化玉为例 |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 |
省部级 |
2019JJA150019 |
2020.1-2022.12 |
10 |
10 |
于海燕 |
8 |
高镁闪长岩源区和挥发分差异及其对铜金成矿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为例 |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 |
省部级 |
2017JJA150428y |
2018.7-2021.7 |
12 |
12 |
陈长健 |
9 |
扬子克拉通大金刚石中氮元素微区原位研究及其对岩石圈地幔赋存环境的指示 |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 |
省部级 |
2015GXNSFBA139197 |
2015.1-2018.12 |
5 |
5 |
孙媛 |
10 |
桂林龙胜鸡血玉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 |
省部级 |
2014GXNSFAA118307 |
2014.6-2017.5 |
5 |
5 |
廖宝丽 |
11 |
桂西北明山金矿载金矿物及相关蚀变矿物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 |
广西科技厅 |
省部级 |
桂科AD19110050 |
2019.6-2022.5 |
12 |
12 |
韦东田 |
12 |
从复杂介质提取、富集金属纳米微粒的方法研究 |
广西科技厅 |
省部级 |
2019AC20007 |
2020.1-2022.12 |
20 |
20 |
易泽邦 |
13 |
桂北龙胜地区新元古代镁铁-超镁铁质岩成因及其对构造演化的制约 |
广西科技厅 |
省部级 |
2018AD19147 |
2019.6-2022.6 |
12 |
12 |
沙鑫 |
14 |
粘土矿物对卡林型金矿成矿流体来源的约束—以桂西北八渡金矿为例 |
广西隐伏金属矿产勘查重点实验室 |
市厅级 |
桂科隐19-185-17-08 |
2020.1-2021.12 |
5 |
5 |
韦东田 |
15 |
桂林龙胜鸡血玉的矿物学特征及其对质地的影响研究 |
广西隐伏金属矿产勘查重点实验室 |
市厅级 |
桂科隐15-140-27-09 |
2015.1-2016.12 |
5 |
5 |
廖宝丽 |
16 |
广西涠洲岛玄武岩成因:熔体包裹体约束 |
广西隐伏金属矿产勘查重点实验室 |
市厅级 |
桂科隐20-065-17-07 |
2020.5-2022.4 |
5 |
2.5 |
洪路兵 |
17 |
乔木对广西刘家岭金矿的指示意义研究 |
自然资源部地球化学探测重点实验室 |
市厅级 |
待定 |
2021.1-2021.12 |
4.5 |
0 |
劳昌玲 |
18 |
青海烟青玉及翠青玉的致色机制及变色研究 |
桂林理工大学 |
市厅级 |
2018090701 |
2018.9-2021.9 |
10 |
10 |
于海燕 |
19 |
华北克拉通金伯利岩中金刚石的微结构及微成分研究 |
桂林理工大学 |
市厅级 |
GUTQDJJ2019016 |
2019.4-2021.4 |
13 |
13 |
易泽邦 |
20 |
滇黔桂“金三角”卡林型金矿成矿期伊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金成矿的约束-以水银洞金矿为例 |
桂林理工大学 |
市厅级 |
GLUTQD2017091 |
2018.9-2020.9 |
15 |
15 |
韦东田 |
21 |
广西涠洲岛新生代玄武岩的源区岩性研究 |
桂林理工大学 |
市厅级 |
GUTQDJJ2020015 |
2020.6-2023.6 |
15 |
15 |
洪路兵 |
22 |
阿拉善地块西缘合黎山-龙首山构造带的属性及大地构造意义 |
桂林理工大学 |
市厅级 |
GUTQDJJ 2020098 |
2021.1-2023.12 |
10 |
10 |
刘靖娜 |
科研成果
(一)校级科研机构发表的论文、专著等
序号 |
论文(著作)名称 |
发表时间 |
发表刊物或会议名称及性质 |
主要完成者(前三名) |
论文类别 |
1 |
Recycled carbonate-induced oxidization of the convective mantle beneath Jiaodong, Eastern China |
2020.8 |
Lithos |
洪路兵,徐义刚,张乐 |
SCI |
2 |
Oxidized Late Mesozoic subcontinental lithospheric mantle beneath the eastern North China Craton: A clue to understanding cratonic destruction |
2020.5 |
Gondwana Research |
洪路兵,徐义刚,张乐 |
SCI |
3 |
Multistage pyrites in the Nibao disseminated gold deposit, southwestern Guizhou Province, China: Insights into the origin of Au from textures, in situ trace elements, and sulfur isotope analyses |
2020.6 |
Ore Geology Reviews |
韦东田,夏勇,Daniel D. Gregory |
SCI |
4 |
Tennantite–Tetrahedrite-Series Minerals and Related Pyrite in the Nibao Carlin-Type Gold Deposit, Guizhou, SW China |
2020.11 |
Minerals |
韦东田,夏勇,Jeffrey A. Steadman |
SCI |
5 |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Alxa Block and its affinity: Evidence from the U-Pb geochronology and Lu-Hf isotopes of detrital zircons from the Longshoushan Belt |
2020.10 |
Precambrian Research |
刘静娜,Changqing Yin,Jian Zhang |
SCI |
6 |
Bacillus cereus, a geobiological marker for gold prospecting isolated from soil from the Jiaodong Gold Mine |
2020.10 |
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
劳昌玲,沈亚婷,朱帅 |
SCI |
7 |
Characterization of metal-bearing particles in groundwater from the Weilasituo Zn-Cu-Ag deposit, Inner Mongolia, China: Implications for mineral exploration |
2020.10 |
Ore Geology Reviews |
易泽邦, Jianjin Cao,Tao Jiang |
SCI |
8 |
How to distinguish natural versus engineered nanomaterials: insights from the analysis of TiO2 and CeO2 in soils |
2020.3 |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Letters |
易泽邦,Frédéric Loosli,Jingjing Wang |
SCI |
9 |
Matrix correction with Compton to Rayleigh ratio in a plant–soil–rock interface analysis using a laboratory micro-XRF |
2019.5 |
X-Ray Spectrometry |
Yating Shen, Liqiang Luo, Yufang Song |
SCI |
10 |
The Timing of the Paleo-Asian Oceanic Closure: Geochemical Constraints from the Jigede Gabbro in the Alxa Block |
2019.4 |
Petrology |
Zheng Liu; Xin Zhang; Shu-Cheng Tan |
SCI |
11 |
Improved extraction efficiency of natural nanomaterials in soils to facilitate their characterization using a multimethod approach |
2019.3 |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Frédéric Loosli, 易泽邦,Jingjing Wang |
SCI |
12 |
Toward a better extraction of titanium dioxide engineered nanomaterials from complex environmental matrices |
2018.3 |
NanoImpact |
Frédéric Loosli, 易泽邦,Debora Berti |
SCI |
13 |
Late Paleozoic-Early Mes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Paleo-Asian Ocean: geochron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evidence from granitoids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Alxa, Western China |
2017.3 |
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 |
沙鑫,王金荣,陈万峰 |
SCI |
14 |
Color–inducing elements and mechanisms in nephrites from Golmud,Qinghai, NW China: Insights from spectroscopic and compositional analyses |
2016.10 |
Mineralogical and Petrological Sciences |
于海燕,王汝成,郭继春 |
SCI |
15 |
Study of the minerogenetic mechanism and origin of Qinghai nephritefrom Golmud, Qinghai,Northwest China |
2016.8 |
Science in China D: Earth Sciences |
于海燕,王汝成,郭继春 |
SCI |
16 |
Important role of magma mixing in generating the Mesozoic monzodioritic–granodioritic intrusions related to Cu mineralization, Tongling, East China: Evidence from petrological and in situ Sr-Hf isotopic data |
2016.3 |
Lithos |
陈长健, Chen B,Li Z |
SCI |
17 |
Simultaneous In Situ Determination of Pb Isotope Ratios and Trace Element Concentrations in Melt Inclusions by LASS-ICP-MS |
2021.1 |
Geochemistry Geophysics Geosystems |
张乐,钱生平,李楠 |
SCI |
18 |
Genetic relations between enclaves and their host granitoids from Doumer Island, northern Antarctic Peninsula: evidence from mineral chemistry, Sr-Nd and Li isotopes |
2021.5 |
Lithos |
陈长健,Zhang S H,Zhao Y |
SCI |
19 |
Olivine chemistry of the Quaternary Datong basalts of the Trans-North China Orogen: insights into mantle source lithology and redox – hydration state |
2021.3 |
Geological Society |
洪路兵,张银慧,张乐 |
SCI |
20 |
北祁连西段双龙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
2018.2 |
岩石学报 |
刘懿馨,沙鑫,马蓁 |
SCI |
21 |
宁芜地区中生代富钾和富钠火山岩的源区特征: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证据[J]. 岩石学报, 2017 |
2017.6 |
岩石学报 |
陈长健,陈斌,王志强 |
SCI |
22 |
黔西南泥堡金矿围岩与矿石的对比及其成矿机制 |
2016.11 |
岩石学报 |
韦东田,夏勇,谭亲平 |
SCI |
23 |
X射线光谱技术在生物与生态环境中的应用进展 |
2021.3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柳检,劳昌玲,袁静 |
SCI |
24 |
甘肃省南祁连化石沟地区发现中二叠世埃达克质岩:大地构造及成矿意义 |
2017.3 |
大地构造与成矿 |
贾志磊,陈万峰,沙鑫 |
EI |
25 |
内蒙赤峰鱼眼石矿物学特征及其水的赋存状态研究 |
2021.3 |
矿物岩石 |
虞祥,邱志惠,阮青锋 |
中文核心 |
26 |
广西岑溪矽线石玉的发现与研究 |
2021.5 |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
张榕,邱志惠,阮青锋 |
中文核心 |
27 |
HPHT合成宝石级金刚石触媒对品质的影响——以国内三家公司近年合成金刚石为例 |
2021.5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马瑛,庄郁晴,丘志力 |
中文核心 |
28 |
DMF体系中Cu2O球晶的制备及形貌分析 |
2021.1 |
人工晶体学报 |
饶盛源,邱志惠,徐金燕 |
中文核心 |
29 |
石英质玉——秦紫玉的矿物学特征及颜色成因 |
2020.3 |
矿物岩石 |
李启秀,邱志惠,阮青锋 |
中文核心 |
30 |
超深金刚石包裹体:对深部地幔物理化学环境的指示 |
2020.5 |
地球科学进展 |
郑昕雨,丘志力,邓小芹 |
中文核心 |
31 |
微纳米氧化铜球粒晶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
2020.8 |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
邱志惠,桂鑫,阮青锋 |
中文核心 |
32 |
川南普格玄武岩中沥青质杏仁体的矿物学与成因 |
2020.12 |
高校地质学报 |
张良钜,阮青锋,杨育富 |
中文核心 |
33 |
南极格罗夫山陨石收集、研究进展和富集机制 |
2020.12 |
极地研究 |
陈宏毅,缪秉魁,夏志鹏 |
中文核心 |
34 |
南极GRV 090196普通球粒陨石熔壳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
2020.6 |
极地研究 |
孙云龙,缪秉魁,黄丽霖 |
中文核心 |
35 |
内蒙古林东普通球粒陨石的角砾特征 |
2020.5 |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
欧荣林,缪秉魁,黄丽霖 |
中文核心 |
36 |
9块西北非HED族陨石的岩石矿物学特征及亚型划分 |
2020.12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
黄丽霖,缪秉魁,陈宏毅 |
中文核心 |
37 |
GRV 13100顽火辉石球粒陨石中金属硫化物特征与成因 |
2020.3 |
矿物学报 |
谢兰芳,陈宏毅,缪秉魁 |
中文核心 |
38 |
应用元素分析-电子顺磁共振能谱研究不同颜色青海软玉致色元素 |
2019.5 |
岩矿测试 |
于海燕,阮青锋,沙鑫 |
中文核心 |
39 |
川南普格玄武岩中的沥青成因及其意义 |
2019.11 |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
张良钜,杨育富,阮青锋 |
中文核心 |
40 |
世界主要产地碧玉的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来源及成矿过程 |
2019.5 |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
于海燕, 杨晓文 |
中文核心 |
41 |
微生物与重金属相互作用过程与机制研究进展 |
2019.8 |
环境科学研究 |
劳昌玲,罗立强,沈亚婷 |
中文核心 |
42 |
青海不同矿区软玉地球化学特征及Ar-Ar定年研究 |
2018.7 |
岩石矿物学杂志 |
于海燕,阮青锋,廖宝丽 |
中文核心 |
43 |
不同颜色青海软玉微观形貌和矿物组成特征 |
2018.11 |
岩矿测试 |
于海燕,阮青锋,孙媛 |
中文核心 |
44 |
一种异极矿仿制品——钠硅灰石微晶玻璃的研究 |
2018.11 |
人工晶体学报 |
刘俊伯,阮青锋,李夏云 |
中文核心 |
45 |
磷氯铅矿的水热法合成工艺及特征研究 |
2018.4 |
人工晶体学报 |
童静芳,阮青锋,任孟德 |
中文核心 |
46 |
“水沫玉”的特征及鉴别 |
2018.5 |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
白芳芳,阮青锋,冯黎伟 |
中文核心 |
47 |
北祁连西段卡瓦铁矿床与镜铁山铁矿床对比研究 |
2018.3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陈世强,沙鑫,胡小春 |
中文核心 |
48 |
野外现场地质实验分析技术及应用 |
2018.3 |
分析仪器 |
马静艳,唐力君,劳昌玲 |
中文核心 |
49 |
北祁连西段熬油沟组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
2018.6 |
地球科学进展 |
刘懿馨,侯克选,沙鑫 |
中文核心 |
50 |
3块钙长辉长无球粒陨石中辉石的热变质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
2018.11 |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
陈宏毅,周剑凯,谢兰芳 |
中文核心 |
51 |
极地微陨石的收集、研究与设想 |
2018.9 |
极地研究 |
夏志鹏,缪秉魁,张川统 |
中文核心 |
52 |
地外样品的钙同位素组成及其在天体化学领域中的应用 |
2018.5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
薛永丽,刘芳,夏志鹏 |
中文核心 |
53 |
南极陨石GRV090228的岩石矿物学及冲击变质特征 |
2018.5 |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
朱佳玲,缪秉魁,高杨 |
中文核心 |
54 |
月球陨石稀有气体和宇宙暴露年龄研究进展与展望 |
2018.4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
张川统,贺怀宇,缪秉魁 |
中文核心 |
55 |
水热法合成Ga/Sc共掺氧化锌晶体 |
2018.2 |
人工晶体学报 |
柳成荫,卢福华,王金亮 |
中文核心 |
56 |
广东龙川水晶晶体的形貌特征 |
2018.3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李继红,林劲畅,张良钜 |
中文核心 |
57 |
磷酸铁锂单晶水热法生长及其表征 |
2018.2 |
人工晶体学报 |
张梦雪,任孟德,王金亮 |
中文核心 |
58 |
川南滇北玄武岩晶洞中葡萄石的矿物学特征及颜色成因 |
2017.11 |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
阮青锋,邱志惠,宋林 |
中文核心 |
59 |
川南普格暗色团块玄武岩中的沥青与自然铜特征及其成因 |
2017.11 |
岩石矿物学杂志 |
张良钜,李鹏飞,阮青锋 |
中文核心 |
60 |
酒石酸还原Cu(Ⅱ)制备多种形貌Cu2O晶体及形成机理 |
2016.4 |
功能材料 |
阮青锋,邱志惠,黄丽萍 |
中文核心 |
61 |
纳米比亚kaokoveld透视石的矿物学特征 |
2016.5 |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
阮青锋,宋林,杨杨 |
中文核心 |
62 |
昭通巧家玄武岩中灯笼状葡萄石聚集体的形貌特征及成因 |
2016.6 |
矿物岩石 |
阮青锋,俞鑫源,邱志惠 |
中文核心 |
63 |
圆形明亮琢型钻石切磨比例的探讨 |
2016.8 |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
俞鑫源,阮青锋,俞渊铭 |
中文核心 |
64 |
矿化剂和温度对水热法合成碳酸锶晶体形态的影响 |
2016.12 |
人工晶体学报 |
邱志惠,阮青锋,周佳薇 |
中文核心 |
65 |
桂林鸡血玉的致色机理研究 |
2016.12 |
矿物岩石 |
白芳芳,阮青锋,魏敬国 |
中文核心 |
66 |
桂林鸡血玉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
2020.10 |
现代矿业 |
雷蓉,阮青锋,沙鑫 |
其他 |
67 |
三个不同产地橄榄石的对比研究 |
2020.10 |
超硬材料工程 |
李谦颖,徐钦龄,魏敬国 |
其他 |
68 |
HPHT新合成Ⅱa型钻石包裹体与杂质特征及其对鉴定的指示 |
2020.12 |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
马瑛,丘志力,庄郁晴 |
其他 |
69 |
编结艺术在珠宝首饰中的应用 |
2019.12 |
中国宝玉石 |
张铎 |
其他 |
70 |
飘蓝花翡翠及其在玉石文化中的表现 |
2019.12 |
中国宝玉石 |
张宇航 |
其他 |
71 |
中国软玉首饰的时代特征及演化动因研究 |
2019.9 |
文物鉴定与鉴赏 |
邓晴晴, 于海燕, 王雨娴 |
其他 |
72 |
湖南香花岭绿色萤石稀土元素特征 |
2019.6 |
现代矿业 |
杨育富,于海燕,张良钜 |
其他 |
73 |
新疆阿尔金山苏吾什杰岩体(群)中花岗岩年代学特征 |
2019.6 |
西部资源 |
李夏云,李弦 |
其他 |
74 |
中国古代耳饰分类及发展历程研究 |
2019.5 |
文物鉴定与鉴赏 |
于海燕, 王雨娴, 雷威 |
其他 |
75 |
中国软玉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
2019.4 |
现代矿业 |
于海燕, 贾宗勇, 雷威 |
其他 |
76 |
黑翡翠的玉石文化表现 |
2019.4 |
中国宝玉石 |
郭丰辉,陈宇涵 |
其他 |
77 |
翡翠直播——珠宝线上销售的新节点 四会翡翠直播市场调查 |
2019.2 |
中国宝玉石 |
王珏 |
其他 |
78 |
一种仿紫色玉石的特征分析 |
2018.10 |
中国宝玉石 |
陈宇涵,郭丰辉 |
其他 |
79 |
皖南廖家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初探 |
2018.6 |
有色金属 |
黄结仪,赖胜,胡永生 |
其他 |
80 |
南极格罗夫山H群和L群普通球粒陨石对比研究 |
2018.6 |
矿产与地质 |
薛永丽,缪秉魁,孙云龙 |
其他 |
81 |
缅甸翡翠赌石开窗的雷区——“流氓窗” |
2018.4 |
中国宝玉石 |
刘川子 |
其他 |
82 |
水热条件下以木糖为还原剂可控合成Cu2O晶体 |
2018.3 |
现代矿业 |
焦璨,邱志惠,阮青锋 |
其他 |
83 |
结合广西旅游和民族特色,桂林鸡血玉产品的创意性开发 |
2018.3 |
艺术品鉴 |
廖宝丽 |
其他 |
84 |
云南菱锌矿的矿物学特征及市场前景 |
2017.11 |
世界有色地质 |
廖宝丽 |
其他 |
85 |
水热法生长钼酸锌晶体及谱学特征研究 |
2017.6 |
超硬材料工程 |
温家慧,任孟德,雷威 |
其他 |
86 |
广西大化“水草花”软玉的宝石学特征 |
2017.5 |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
陈慕雨,兰延,陈志强 |
其他 |
87 |
GC-MS和FTIR在琥珀和柯巴树脂鉴定中的应用 |
2017.5 |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
李瑾珺,兰延,胡楚雁 |
其他 |
88 |
青金石仿制品及优化处理的鉴别特征 |
2017.2 |
超硬材料工程 |
朱世超,邓凡 |
其他 |
89 |
半面妆 |
2020.4 |
艺术品鉴 |
张艺 |
其他 |
90 |
结构脸谱 |
2019.11 |
大观 |
张艺 |
其他 |
91 |
摩登时代 |
2019.12 |
唐山文学 |
江婷,张艺,张新鸿 |
其他 |
92 |
从观展的角度浅谈广州美院毕业展 |
2020.12 |
明日风尚 |
王雨娴 |
其他 |
93 |
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的教学反思与探索 |
2020.7 |
大观 |
王雨娴 |
其他 |
94 |
电子商务在广东四会翡翠市场的发展 |
2020.6 |
风景名胜 |
夏希悦 |
其他 |
95 |
珠宝玉石及贵金属鉴定证书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研究 |
2021.4 |
锦绣 |
夏希悦 |
其他 |
96 |
福州脱胎漆器,为何至今熠熠生辉? |
2020.5 |
艺术市场 |
仰睿 |
其他 |
97 |
变色材料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 |
2017.4 |
中国文艺家 |
仰睿 |
其他 |
98 |
浅谈当代艺术首饰与人体的关系 |
2017.1 |
艺术品鉴 |
仰睿 |
其他 |
99 |
日本木纹金首饰设计探索 |
2016.10 |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
仰睿 |
其他 |
100 |
寿蝉造型的雕刻艺术 |
2018.4 |
超硬材料工程 |
梁洁,张良钜,曾伟来 |
|
101 |
“石林彩玉”的识别与鉴定 |
2017.10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李继红,林劲畅,董鹍 |
其他 |
102 |
Sedimentary source for the Nibao sediment-hosted golddeposit in southwestern Guizhou Province, China |
2017.9 |
SEG 2017 Conference, Ore Deposits of Asia: China and Beyond/国际会议 |
韦东田 |
其他 |
103 |
内蒙黄岗梁锡铁多金属矿床水晶中的包裹体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
2020.12 |
第二十届全国包裹体地质及流体学术研讨会/全国性会议 |
阮青锋,刘俊伯,邱志惠 |
其他 |
104 |
川南峨眉山杏仁状玄武岩中的沥青质杏仁体特征与研究 |
2020.12 |
第二十届全国包裹体地质及流体学术研讨会/全国性会议 |
张良钜,李东升,曾伟来 |
其他 |
105 |
地幔氧化机制与克拉通稳定性 |
2020.6 |
“俯冲带氧逸度”学术研讨会/全国性会议 |
洪路兵 |
其他 |
106 |
烟青玉的致色元素与致色机制研究 |
2016.10 |
2016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全国性会议 |
于海燕,雷威,廖宝丽 |
其他 |
107 |
地质学背景下的玉学教育 |
2020.11 |
中国玉学理论构建学术研讨会/全国性会议 |
孙媛 |
其他 |
108 |
红珊瑚的特征与成因研究进展 |
2018.3 |
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全国性会议 |
王丹,韦龙明,刘红玲 |
其他 |
109 |
R型与P型蛇纹石质玉的材料学特征及古玉器判别案例分析 |
2020.4 |
五帝时代与中华文明学术研讨会/全国性会议 |
杨炯,丘志力,张跃峰 |
其他 |
110 |
胶东金矿区土壤中蜡样芽胞杆菌与金的相互作用机制探究 |
2019.4 |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全国性会议 |
劳昌玲,沈亚婷,罗立强 |
其他 |
111 |
川南普格峨眉山玄武岩杏仁体中的绿泥石特征与研究 |
2019.4 |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全国性会议 |
张良钜,杨育富 |
其他 |
112 |
川南普格杏仁状玄武岩中沥青与系列铜矿物的地质产出与研究 |
2017.4 |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全国性会议 |
张良钜,李鹏飞,梁洁 |
其他 |
113 |
现代地质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 |
2017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唐力君,劳昌玲 |
其他 |
114 |
大型分析仪器在珠宝检测中的应用 |
2020.6 |
地质出版社 |
于海燕 |
其他 |
备注:
1.性质指国际会议、全国性会议、国际刊物(含港澳台地区)、国内正式期刊;
2.前三名主要作者是指在该论著中的排列顺序(包括非本科研机构人员),著作含编著、译著及统编教材。
3.论文类别:SCI、EI、SSCI、CSSCI、中文核心、其他。
校级科研机构专利申请与授权情况一览表
序号 |
专利名称 |
申请时间 |
授权时间 |
申请号/专利号 |
专利类型 |
授权单位 |
专利授权人 |
1 |
一种记忆刻面宝石研磨角度的装置 |
2015.8 |
2016.3 |
201520894702.9 |
实用新型 |
中国知识产权局 |
阮青锋 |
2 |
一种记忆刻面宝石研磨角度的装置与方法 |
2015.8 |
201510762096.X |
发明专利 |
中国知识产权局 |
阮青锋 |
|
3 |
一种烟青玉颜色变浅的改色方法 |
2016.1 |
2017.5 |
CN201710334195.7 |
发明专利 |
中国知识产权局 |
于海燕 |
4 |
一种青白玉颜色变浅的改色方法 |
2016.1 |
2017.5 |
CN201710334203.8 |
发明专利 |
中国知识产权局 |
于海燕 |
5 |
首饰单元体及组合首饰 |
2018.10 |
2019.10 |
ZL201821711619.9 |
实用新型 |
国家知识产权局 |
李春来 |
科研机构人员名单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
最高学位 |
所学专业 |
研究方向 |
人员类别(流动/固定) |
人才层次 |
所属学院 |
1 |
阮青锋 |
男 |
教授 |
博士 |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
矿物学,宝石学 |
固定 |
地学院/珠宝学院 |
|
2 |
李东升 |
男 |
讲师 |
硕士 |
矿产普查勘探 |
宝石学 |
固定 |
地学院/珠宝学院 |
|
3 |
廖宝丽 |
女 |
副教授 |
博士 |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
宝石学 |
固定 |
地学院/珠宝学院 |
|
4 |
蔡劲宏 |
女 |
副教授 |
博士 |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
宝石合成与改善 |
固定 |
地学院/珠宝学院 |
|
5 |
雷威 |
男 |
副教授 |
学士 |
地质学 |
宝石学 |
固定 |
地学院/珠宝学院 |
|
6 |
缪秉魁 |
男 |
教授 |
博士 |
天体化学 |
天体化学,地球化学 |
固定 |
地学院/珠宝学院 |
|
7 |
曾伟来 |
男 |
讲师 |
硕士 |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
宝石学 |
固定 |
地学院/珠宝学院 |
|
8 |
宁广蓉 |
女 |
讲师 |
硕士 |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
宝石学 |
固定 |
地学院/珠宝学院 |
|
9 |
洪路兵 |
男 |
副研究员 |
博士 |
矿物学、岩石学 |
岩石成因和岩石圈演化,宝石矿物学 |
固定 |
地学院/珠宝学院 |
|
10 |
沙鑫 |
男 |
讲师 |
博士 |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
岩石学,矿物学 |
固定 |
地学院/珠宝学院 |
|
11 |
孙媛 |
女 |
讲师 |
博士 |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
宝石学 |
固定 |
地学院/珠宝学院 |
|
12 |
于海燕 |
女 |
讲师 |
博士 |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
宝石矿物,软玉 |
固定 |
地学院/珠宝学院 |
|
13 |
陈长健 |
女 |
讲师 |
博士 |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
斑岩铜金矿、伟晶岩 |
|||
14 |
韦东田 |
男 |
讲师 |
博士 |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
成矿机理 |
固定 |
地学院/珠宝学院 |
|
15 |
易泽邦 |
男 |
讲师 |
博士 |
地球化学 |
固定 |
地学院/珠宝学院 |
||
16 |
刘静娜 |
女 |
助理研究员 |
博士 |
构造地质学 |
前寒武地质 |
固定 |
地学院/珠宝学院 |
|
17 |
劳昌玲 |
女 |
讲师 |
博士 |
地球化学 |
生物地球化学 |
固定 |
地学院/珠宝学院 |
|
18 |
杨祥 |
男 |
讲师 |
硕士 |
设计艺术学 |
珠宝首饰设计 |
固定 |
地学院/珠宝学院 |
|
19 |
张艺 |
男 |
助教 |
硕士 |
工业设计工程 |
首饰设计、3D技术在珠宝首饰设计中的应用 |
固定 |
地学院/珠宝学院 |
|
20 |
李春来 |
男 |
助教 |
硕士 |
首饰设计 |
首饰设计,首饰制作工艺 |
固定 |
地学院/珠宝学院 |
|
21 |
王雨娴 |
女 |
助教 |
硕士 |
美术学 |
空间艺术 |
固定 |
地学院/珠宝学院 |
|
22 |
李晓君 |
女 |
讲师 |
硕士 |
艺术设计 |
珠宝首饰设计 |
固定 |
地学院/珠宝学院 |
|
23 |
武佳 |
女 |
助教 |
硕士 |
艺术设计 |
珠宝首饰设计 |
固定 |
地学院/珠宝学院 |
|
24 |
仰睿 |
女 |
助教 |
硕士 |
艺术学理论 |
首饰设计 |
固定 |
地学院/珠宝学院 |
|
25 |
杨育富 |
男 |
实验师 |
硕士 |
地质学 |
宝石矿物 |
固定 |
地学院/珠宝学院 |
|
26 |
夏希悦 |
女 |
讲师 |
硕士 |
地质工程 |
宝石学 |
固定 |
地学院/珠宝学院 |
|
27 |
李军朝 |
男 |
讲师 |
硕士 |
构造地质学 |
珠宝鉴定,贵金属检测 |
固定 |
地学院/珠宝学院 |
|
28 |
丘志力 |
男 |
教授 |
博士 |
地质学 |
地质学,宝石学 |
流动 |
地学院/中山大学 |